人们每天生活中面对繁杂的信息可能会遇到很多谎言,有些无关紧要,有的却让人损失惨重。如果我们怀疑一切,封闭自己,这样是可以免受谎言的伤害,但是也使我们没办法接受有用的信息,那就会阻碍我们成长。所以鉴别谎言,吸收有用的信息是寻求快速进步的必修技能之一。

人在没有防备的情况下识别谎言的概率只有54%,比瞎猜只高出一点。为了识别谎言人们还发明了测谎仪,依靠生物信号识别谎言,但是大部分测谎仪作用也不大,能测出80%左右的谎言,并且对受过专门训练的人是不起作用的,所以只能作为辅助手段。况且我们普通人没有测谎仪,如何提高我们普通人识别谎言的能力,使我们最大程度地免受伤害呢?
想知道如何避免,我们先要了解谎言,弄清楚什么是谎言?

谎言是当人身处弱势时,向敌对方使用的一种攻击性手段。主要目的是干扰对手判断,达成有利于自己的目的。虽然叫谎言,但并不一定是“言”,还可能是眼神、表情、肢体动作等自身的行为,同时还有可能是周围人或者环境的配合。在骗术中有“千门八将”,指的是正、提、反、脱、风、火、除、谣。除了“正”是我们传统意义上理解行骗的人以外,其他“七将”有人负责布置场景环境,有人放风散布谣言,甚至还有专门负责谈判的打架的人。真可谓是“行事周密,作风严谨。”难怪我们好人会防不胜防。
既然我们弄清楚了什么是谎言,那他们为什么要说谎呢?

说谎的人必然身处弱势地位,并不代表他们什么方面都是弱势,甚至有些比我们更身强体壮,但是却处于规则的劣势,比如不站在道德或法律这一边。而在他决定开始说谎的这一刻,不管你们原来是什么关系,都变成了敌对关系。要么想免受伤害,要么想获得利益。而免受伤害从某种角度讲也是一种利益,所以谎言的目的只有一个,就是从对手身上获得利益。
从刚才的分析中我们得到三个关键点,“身处弱势”、“敌对”和“获利”。找到这三个关键点就好办多了。
人类进化千百年来,面对对手只有两种方式“战斗”或者“逃跑”。身处弱势决定了他们不能选择现在战斗,而要从我们者获利又决定了他们不能立即逃跑。所以发展出了一种折中的方法:“迷惑对手,使其放松警惕,等待强弱异势的机会进攻。”比如挑落单的人下手,挑老年群体或者孩子下手等等。
知道了这些,我们接下来就可以开始部署识别谎言了,具体怎么做呢?
1.借助帮手
有人找我聊一个我不了解的项目,我可以找几个朋友一起来听一听。面对强大的群体,说谎者内心压力成倍增加,要么会漏出破绽,要么因为害怕漏出破绽而不敢说很多话,这样就无法取信于人,谎言成功几率大大降低。

是不是有人疑惑,经常见一群老人一起上当受骗是怎么回事?老人本身就是弱势群体,子女关心的少很容易让老人内心更加弱势,增加受骗几率。况且对方也是一个团伙,会有办法把一群人分开各个击破的。所以大家虽然忙碌,但也别忘了关心老人,有时候一个电话就能让骗术破产。

2.观察对方的行为
很多时候来不及准备,或者一时找不到帮手,也不要着急,你可以通过自身的观察来识别谎言。事实上如果是通过设计的谎言,会想办法制造一种危机感来“逼单”。所以一旦面临这种抉择,你大概率身处谎言之中。当然也有正常的产品销售有时候也会用这样的手段,观察对方的行为可以帮助你自己得出结论。
人在面对敌人的时候,内部调节会发生变化,比如肾上腺素增加分泌,心跳加速等等。测谎仪也是通过这种原理来测谎的。有人要问了激素分泌心跳加速我又看不见怎么分辨呢?生物是一个整体,内部发生变化自然会有外部表现。比如这时候人会出汗,而全身最早出汗也是皮肤最灵敏的地方就是鼻尖。如果有汗液轻微渗出,鼻尖会感觉很痒,没有注意控制的话很容易会用手去搓鼻尖。还有手显得无处安放,腿出现反常抖动,眼神乱转不敢与你对视这些行为都能帮助你比较准确地识别谎言。如果老公说加班的时候用手搓鼻尖,那可能是和朋友出去打游戏了。或者孩子说话时手一会垂着一会背着那可能是闯祸了不告诉你。

3.听对方的语言
谎言之所以叫谎言,不管用什么方法布局,最终呢都要以语言的形式呈现,所以通过听也是可以分辨谎言的。刚才提到人说谎时激素分泌会有变化,心跳也会加速,这个时候人会感觉心慌口干,说话的时候可能会先清清嗓子,咳嗽两声,或者声调突然提高或降低。
当然更重要的是对方说话的内容,如果碰到刚才所说的情况,让你产生怀疑,那么可以通过询问细节加以佐证。比如问一问这件事的细节,什么时候,什么地点,什么环境,有什么人等等,对方如果说话迟疑也可以基本确定是在说谎。也可以问过以后聊点别的,再突然发问刚才的细节,如果前后不一,也能说明对方是在说谎。当然说谎者有时会提前想好细节预防提问,那就要问到一些对方没想过的细节,或者通过对方的语音语调行为综合评判了。
总结一下,分辨谎言是一项很重要的技能,可以帮我们筛选有用信息,免受谎言伤害。老孟总结了三种识别的方法,分享给大家。快过年了,我最近就收到了好多诈骗信息和电话,不胜其扰的我希望这些方法能够帮助善良的人免受伤害,如果觉得这些方法有用也希望大家分享出去让更多人看到,谁有防骗小妙招也欢迎评论区分享。谢谢!

老孟接到的诈骗信息
好了,今天的思考就聊到这里,关注我,下期带来更接地气的心理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