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若琳,斜杠撰稿人。点击右上方“关注”,为您分享自媒体变现和成长精进干货。
昨天,2021年的退税到账了!
这笔退税来得太及时了,缓解了我未上班无收入的燃眉之急。

去年年底从广州辞职回家,打算去离家近的成都找个事情做,成都反反复复的疫情打乱了我全部的计划!
于是,我只能被动地呆在家里,呆在家里的好处是没有繁杂的工作和各种不好应付的人际关系。
呆在家里的缺点是没有工作,没有收入,容易懒散和胡思乱想!
所以,退税这笔钱简直就是我的及时雨啊!

其实退这笔税也挺不容易的,兜兜转转打了四五个电话才搞定。
上班的公司给我报税,这是无可厚非的,可前一家公司和我脱离了所有的关系还在给我报税。
因为两个公司给我报税,影响了我的退税额度,个税APP上面不能申诉,导致了我的退税比较麻烦。
看见这个退税额度,有些人就会觉得我的工资很高,其实我的工资不高,坦白说,还没有到缴税的门槛。
所以,我的退税都来自于我的副业,就是公众号上流量主的收益。

1、我为什么要注册公众号
我一直都有写文的爱好,虽然我写得不好,但是我喜欢写。
刚开始一直是在豆瓣写,有一段时间豆瓣出了问题,我特别害怕这个网站就这样关闭了,我所写的东西也会随之烟消云散了。
我急于给自己的文字找一个安放的小窝。
于是我在网上搜索了很多资料,一众领域的对比下来,最终确定了公众号。
早在2016年,我朋友在注册公众号的时候,就劝我也注册一个公众号,那个时候,我觉得有个豆瓣就行了,公众号什么的没什么意义。
终于,2019年7月底,我被迫注册了自己的公众号,只是这个时候注册的公众号,没有留言功能了。

我把豆瓣上的文章一篇一篇的搬到公众号,悄悄的给自己的文章点一个在看。
朋友一眼就看出是我写的文章,我有些不好意思,希望自己的文章能被很多人看见,但是却害怕被熟人看见。
刚开始,就是写自己的经历和一些小情绪,经历和情绪就那么一点,于是写着写着就不知道该写什么了。
2、我是怎样确定公众号领域的
后来,我熬了四五个晚上的夜,腰酸背痛,头晕眼花,终于写了一篇与我工作相关的文章。接下来的几天我都在写工作相关的文章,没有再写个人相关了。
有一天我觉得自己写的文章很不错,就随手转发到朋友圈了。刷朋友圈的时候,我看见一个同事居然转发了我的文章。
后来陆陆续续有更多的同事转发我的文章,但没有人知道那个账号是我做的。
于是,我重新给公众号做了定位,就写我工作相关。
换头像、改昵称、重新写简介,不到一分钟的时间就搞定了。
其实在转变领域之前我公众号就已经过500粉丝了,也就是说已经开通了流量主广告。但是收益甚微,有时候是几毛钱,有时候有几块钱。

想着能挣个早餐钱也不错,所以我就更加努力了。
但也有想偷懒的时候,工作太忙没时间更文,收益太少不想更文,周末放松忘记更文,很多时候其实都不想更文的。
我不更文就不会涨粉丝也就没有收益,就连原有的粉丝都会跑。
为了维护粉丝稳定收益,没办法,我只好继续更文。
3、收益日渐增长
与其他平台相比,公众号实在是太闭塞了,不去推广就没有人知道你这个号,更没有人发现你的文章。
2021年3月份的时候,腾讯给公众号开了一个小窗口。
文章末尾收藏、点赞、在看,点击这三个按钮中的任意一个。下面都会出现:喜欢此内容的人还喜欢的字样,随后会附带三篇文章,这三篇文章就不声不响地被推广了。
因为我是专业领域,且内容垂直度很高,很多时候我的文章就这样被推广了。

当然别人的文章也会因为我的文章被收藏、被点赞、被点在看而得到推广。
大数据就是这么神奇,不断地推送你常看的领域,还会推送你可能喜欢的内容给你。
可能有些人讨厌这个推送,可这个改革却让我的收益日渐增长。
也让我尝到了月入过万的喜悦!
4、收益低的时候也很丧
随着短视频、中视频、长视频的火爆,文章变得越来越不受欢迎了。
看视频跟着主播的节奏走就可以了,但是看文章的话还得自己去转化。
这个快餐时代,谁都不想动脑子,谁都想直接拿来就可以用,很少有人愿意自己去思考一些东西了。
随着阅读量的减少,我的收益也越来越低,一度低到让我怀疑人生。
即便粉丝也在慢慢减少,但我还是在坚持做,因为每天都有几十到几百的阅读量。
我享受了门庭若市的繁华,所以我现在也能接受无人问津的状态。

因为有做公众号,我学会了分享、学会了排版、学会了坚持、学会了很多在生活中学不到的东西。
虽然还在学习的路上,但能够在学习中获得一份收入我已经倍感荣幸!
作者简介
我是若琳:一个心中有梦,眼里有光、走路带风的女子~ 靠自媒体运营实现了经济半独立的斜杠撰稿人,专注自媒体运营和个人成长干货,愿望是按自己喜欢的方式度过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