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骨文中的"背"字,像鱼背之形。而"背"字的小篆则写成:北+月。小篆:"北"是"背"的本字,字形是两个人背靠背站,后加了"肉"成"背"。
小篆"叛"字:八+牛+手+刀,由"八"与"牛"组成"半",正是表示将牛从中分开的会意字。后加"刀"、"手"两字 组成"叛"字。
"背叛"一词主要意思是:脱离原来组织或个人,与原单位分道扬镳,多用作贬义。
在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起义——陈胜吴广起义,站在秦二世的角度看来,就是"背叛"!公元前209年七月,秦二世元年,秦朝政府强征闾左贫民900余人去渔阳戍边,行至大泽乡连遇暴雨,无法如期到达目的地,按秦律:"失期,法皆斩。"摆在陈胜吴广面前的路,只有一条,那就是——死路一条!陈胜吴广率众揭竿而起杀死押解戍卒的军官,进行了为期六月之久、涉及大半个中国、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起义。
"陈胜虽死,其所置遗侯王将相竟亡秦,由涉首事也。"三年后,刘邦得天下,陈胜被辗转埋葬于芒砀山西南。刘邦称帝后,追封陈胜为"隐王",派30户丁役为陈胜守墓,并加陈胜以王侯待遇每年杀牲祭司。
陈胜吴广起义: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
司马迁评价陈胜吴广起义:忘记根本是导致败亡根本原因。
毛泽东评价陈胜吴广起义:陈胜有"二误"。可见,骄傲忘本,任人唯亲,从而导致众叛亲离,是陈胜吴广起义给后人的教训。
陈胜吴广的背叛,是迫不得已,是官逼民反,民不得不反!
而武昌起义,也被称为辛亥首义、武昌首义,是由孙中山先生领导的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帝制,建立了民主共和 ,初创法治,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统治,正如毛泽东主席评价的:辛亥革命把皇帝赶跑,这不是胜利吗?同时毛泽东主席还指出了辛亥革命的失败之处:说它失败,是说辛亥革命是把一个皇帝赶跑,中国依旧在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压力下,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还没有完成。"
辛亥革命推翻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统治,这是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胜利,中国资产阶级民主主义者的"背叛",可歌可泣、气壮山河,他们是人民英雄!正如毛泽东主席所谓:人民英雄永垂不朽!
以孙中山先生为代表的中国资产阶级民主主义者的"离经叛道",有别于陈胜吴广起义,两者"背叛"的最大区别在于:一个是"天下为公",一个是"陈胜王",是民主与专政之别!
"天下为公!"是出于公心,是"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天下开太平!"而陈胜吴广之辈,还远未脱离狭隘的小农意识!
——二零二二年四月二十四日
伍雲邊
于吉林长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