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看到一条视频,内容呢是这样的,一个知名的作家,在某档节目里说到,
我国的古代,除了清朝有一个所谓的盛世之外,其他的朝代都没有盛世。
那些被所有史官承认,被大家公认的盛世,比如,汉朝的文景之治,唐朝的贞观之治,宋朝的仁宗盛治,明朝的洪武之治,
这些盛世在这位知名作家眼里都不是盛世,都不能和清朝那个所谓的康乾盛世相提并论,在他眼里其他朝代的那些盛世都不值一提,都是垃圾。
那这个观点是否正确呢?

我个人认为他的观点是不正确的,我虽然不是什么知名作家,比较的人微言轻,但这并不妨碍我反对这位所谓的知名作家。
这位知名作家说,除了清朝有个所谓的盛世外,其他的朝代那些著名的盛世都不算盛世,他给出的理由居然是因为清朝的人口多,其他朝代的人口少。
我看到他给出的这个理由时,我都惊呆了,这居然是一个知名作家给出的论调,这未免也太奇葩了。
好歹也是个知名作家,怎么也应该有点底蕴才对啊,怎么能为了博眼球,就说出这么牵强的说辞出来,这未免也太可笑了点。
如果人口多就算盛世的话,那现在的非洲和印度岂不是人间天堂,地球霸主了?

既然这位知名作家用人口来说事,那接下来,我就先来解释一下,为什么清朝的人口会多,而其他朝代的人口会少。
清朝之所以人口多,大致有以下两大原因。
一是、满清粘了华夏文明几千年来,由历朝历代的强盛王朝们,所积累、沉淀下来的底蕴之光,尤其是吃到了明朝造就的红利。
二是、满清用了龌龊、卑鄙、无耻、恶劣的手段来促使人口暴涨。
我先来说一下,什么是满清粘了华夏文明几千年来,由历朝历代的强盛王朝们,所积累沉淀下来的底蕴之光,尤其是吃到了明朝造就的红利。
1、 经过几千年来,华夏文明历朝历代强大王朝们的经验积累和踊跃探索。
到了明朝中期时,百姓们种地的经验和技术,都已经积累得差不多了。
准确地说,我国古代的农业技术,到明朝中期时,就已经达到了顶峰。
这点,从我们现在还在用的农历就可以得到佐证,这部农历就是明朝诞生的,这可是我国古代农业科技与经验的集大成之神作。
也就是说,相较于前面的那些朝代,明朝中期往后的百姓们,他们的农业技术和经验,都已经有了前人的经验可依,都已经不需要他们自己再去试错、再去探索了,这可就能大幅提高生产效率了。
到满清时期,反倒还退步了不少,这主要是因为满清打进中原时,屠杀的人太多了,导致很多农业技术和经验有了断层。
哎,可怜的明朝,明明有着逆天的可能性了,连农历这种神作都弄出来了,没想到还是败给了小冰河时期的极端天气和连续不断的天灾,最后,不出所料的又一次便宜了满清。

2、 明朝中后期,随着我国古代,自己的航海技术达到了历朝之最,海上贸易也开始繁荣起来。
然后,对我国有着极其深远影响的几种农作物,也跟随着这些海商传入了我国,至此,我国古代的人口,迎来了大涨的机会。
这几种农作物就是,红薯、玉米,土豆、辣椒,就是这几种农作物的传入,让老百姓拥有了最基本的食物保障。
这些农作物,产量大、好养活,老百姓们就算吃不到大米、白面,也能有这些东西果腹充饥,这就不会饿死了,不会饿死,人口自然就有了暴涨的可能性。
但结果大家都知道了,小冰河时期的到来,导致天气恶劣、天灾频发,导致明朝大量的土地无法耕种,人们没地种,就没东西吃,最后就只能造反。
然后,天灾加人祸的双重打击,明朝覆灭了,那这些明朝传入的重要农作物,毫无悬念地又又又便宜了满清。

3、 满清,完美地避开了小冰河时期,相对悲催的明朝而言,满清时期,各种天灾和恶劣极端的天气,都要少得多。
这就让满清时期的农作物有了更好的生存条件,这也就意味着粮食产量会有大幅提高。
有了粮食,自然就能养活更多的人。
倒霉的明朝,明明都快要抗过小冰河时期了,就差那么一点了,没想到,最后却被满清捡了大便宜。

4、 中医,说到中医,这可是保护了我们几千年的好东西,若是没有中医,中华文明早就灭绝了。
但中医虽然神奇,却需要极为漫长的时间来沉淀和累积,需要上百代人的苦心专研才能有成果。
因此,中医在无数人,经历了几个朝代,数以千年的经验累积和医术沉淀。
到了明朝中期,终于有了璀璨夺目、福泽万世的成果,中医在明朝也达到了鼎盛。
明朝时所诞生的众多中医盛典,我就只提其中的一个《本草纲目》,大家就知道,我所说的,中医在明朝达到了鼎盛,绝非虚言。
但可惜的是,明朝之后,中医日渐衰落,尤其是满清为了能够早日取得天下、入主中原。
所以满清在攻城之前,都会大肆暗杀中医先生,一度达到了百里无一医的骇人地步。
满清这样做的目的,就是为了让其他民族的军队,伤病无所医、瘟疫无所治,这样他们就能更快地攻占天下,这也导致了中医出现了极大的断层。
可即便是这样,剩下的那点中医和药方,还是医活了满清时期的无数人,让满清的人口得到了最基本的医疗保障,可以说,是沉淀了几千年的中医,奠定了满清人口得以增长的基础。

以上四点就是满清粘到的,华夏文明几千年来,由历朝历代的强盛王朝们,所积累、沉淀下来的底蕴之光,和满清吃到的,由强盛明朝所造就的时代红利。
也就是因为以上这些因素的福泽,这才让满清时期的人口有了大幅度的增长。
要不是吃到了华夏文明雄厚的底蕴之光,和强盛明朝所造就的时代红利,他满清怎么可能有所谓的盛世,怎么可能会人口暴涨!
满清这是拿人家明朝屁股来遮他们的脸!
哎..!见过不要脸的,可都没见过满清这么不要脸的。

可怜的明朝,明明各方面都有了成为世界霸主的希望,可惜天不遂人愿,最终老天还是把大明灭了。
这是老天不让中华民族,提前改写人类文明的进程,一切都是天意,人最终没能扭过老天。
可惜了明朝留下来的这些瑰宝家底,反倒是便宜了满清,让满清得以持续败家接近300年,真是天意弄人,让满清误我华夏近300年啊!
这可不是我乱说的哦!
满清时期,中华文明全方位倒退,无论科技、文化、农业、军事、医学等,都全面倒退了几百年。
不要说和全盛时期的明朝比,就是和两千多年前的大汉王朝相比,满清也是全面落后的。
要知道,汉朝可是两千多年前的朝代啊!
要不是华夏文明经过了几千年的积累和沉淀,家底雄厚,再加上明朝让华夏文明得到了空前的发展,这才没让腐朽的满清给彻底败光了!
要不然,就凭愚蠢的满清,他们自己那点能力和底蕴,那满清是极有可能,仅凭他的一己之力,就将上百代人,花了几千年才造就的华夏文明给彻底毁灭的!这可不是危言耸听。

也许有人会说,满清打败了明朝,还打下了一千多万平方公里的江山,那最起码军事实力还是很强的,怎么能说满清落后呢?
别急,且听我娓娓道来。
1、打败明朝的并不是满清,明朝亡于小冰河时期的到来,亡于极端天气和连绵不断的天灾。
极端天气和天灾又导致百姓无地可种、无粮可食,这又导致明朝内乱四起。
加上李自成这个白痴,非要惹吴三桂,把人家吴三桂惹急了,这才让满清得以入关。

2、满清时期的军事科技并不先进,和明朝比不但没有进步,相反,还退步了不少。
满清为了防止其他民族的人有能力造反,于是他们极力地限制军事科技的发展。
别说研发火器了,就连冷兵器,满清也极力地在限制民间技术的升级和普及。
这样一来,满清就能更好地掌控、奴役其他民族了。
明朝的军事科技是华夏文明几千年以来最先进的,明朝对火药的运用也是历代最强的,明朝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支成建制的火铳部队和重炮营。
明朝时期还出现了机动部队和特种部队的早期雏形,另外、明朝的骑兵也是华夏有史以来最强的。
就凭明朝对军事科技的热衷和研究,机枪和远程火炮马上就要问世了。
要是让明朝熬过了小冰河时期,那灭亡的可就不止满清这么简单了!
所以、明朝是亡于天灾和内乱,准确地说,明朝是亡于天意,是天意在阻止华夏文明,过早地成为人类天花板。
也就是说,明朝的灭亡和满清关系并不大,满清能乘虚而入,只能说是老天觉得,华夏文明经历的磨难还不够多。
是老天觉得,华夏文明还需要在经历几百年的捶打,才能修成正果,这才把满清这个棒槌给派了出来。

也只有满清这样的棒槌,才能把中华文明彻底拉入无尽黑暗之中,让中华文明经历有史以来,最屈辱、最无能为力、最刻骨铭心的黑暗时代。
我个人觉得,老天这样做的目的,就是阻止华夏文明过早成为人类天花板。
老天觉得,只有让华夏文明,再经历满清这几百年的超级屈辱和残酷磨砺,华夏文明才能戒骄戒躁,才能变得更加坚不可摧、牢不可破。
也只有这样的华夏文明,才能更好地领导人类进入更先进的文明纪元。

3、老天把明朝灭了以后,满清周边就再无强敌,满清又拿到了明朝留下的雄厚家底,这才让满清得以吊打周边的蛮夷,让满清打下了硕大的领土。
换言之,满清打下的领土江山,若是明朝能顺利扛过小冰河时期,那只会比满清打下得更大!
在被迂腐的满清持续败家近300年后,老天又派来了,负责打醒华夏文明的另一批打手,就是西方列强和日本倭狗。
至此,满清误我华夏的历史使命才得以结束!
怎么样,现在大家还觉得满清的军事实力强吗?

看到这里,可能有人会说,明朝既然这么强,什么都比清朝好,那明朝怎么没有清朝人口多呢?
别急,我现在来解释!
1、 我之前说的那几种农作物,红薯、玉米、土豆、辣椒,都是在明朝中后期才跟随大明海商传入华夏的。
可这些东西虽然传入了,但并没有普及,要知道,古代的交通并不发达,通讯也只能靠书信。
古代的人们,在没有特殊事件的情况下,人们去的最远的地方,一般就是当地的镇上,很多人甚至连镇上都没去过。
这样的条件下,想要普及什么事物,那是需要很漫长、很漫长的时间滴,并不能像现在这样一蹴而就。
再加上,商人们一开始引进这些东西,就是觉得这些东西味美又特别,足够新奇,引进后可以在自己的家乡形成独有的特色。
这样在自己家乡种植后,就可以高价卖到外地,或者和外地的人换取自己需要的东西。
那么,这些在当时还是特色作物的东西,当然会受到地方官员和人民的保护,人们会有意识地去阻止这些东西的传播流出。
这就导致了这些产量大、易养活、又有营养的农作物,在明朝时并没有能普及到全国。

这时也许有人又会问,那清朝也是古代啊,人家清朝怎么就普及了呢?
这是因为清朝命好,又又又又一次占到了明朝的便宜。
前面我也说了,明末时,由于小冰河时期到来,极端恶劣的天气和各种天灾不断,致使华夏大地的可耕之地大幅减少。
可由于明朝太过优秀,导致人口得到很大的增长,这人多了,能种的地却少了,这该怎么办呢?总不能在老家等死吧!
那百姓们就只能到处逃难、迁移、流动抢劫、四处造反,这些举动都会导致人口大规模、且全国性的流动。
这样一来,这些原本不被允许流出的特色农作物,就会随着人口的大规模流动而迅速传遍全国。
到了满清时期,这些东西已经在华夏大地传播了近百年时间了,当然能普及全国了,现在大家懂了吗?

2、 明朝的人口之所以没有大规模暴涨,那是因为明朝的百姓们有文化、有素质。
这可不是我乱说的哦!
不管任何国家、任何朝代,只要百姓的生活变好、素质提高,百姓们普遍都能读书识字。
大家都变得有文化了,那这个时期的人,就会都变得有思想、有追求、有灵魂。
这样一来,人口就必然会增长缓慢,出生率就会降低。
因为,有文化、有思想、有追求、有灵魂的人,就会思考人生的意义,就会想很多关于性爱和生娃之外的问题。
就会想让自己或后代的人生,变得更丰富、更多彩,而不是一味的只知道劳作和繁衍。
这就是为什么,真正强大的朝代或国家,人口都会增长缓慢的根本原因所在。

而明朝,在经历蒙元王朝,黑暗的百年祸害之后,不仅恢复了汉家衣冠,更是让华夏文明和文化得到了极大的恢复和普及。
明朝的作家、诗人,大家频出,尤其是女性作家和诗人,更是层出不穷。
比如唐寅、文征明、施耐庵、刘基、柳如是、董小宛等,这些都出自明朝。
另外,明朝的学院、私塾这些普及率都很高,百姓的识字率自然也很高。
明朝百姓的识字率,那是可以和汉、唐、宋这些朝代相提并论的。
也就是说,明朝的人口,和汉、唐、宋这些朝代的人口一样,都是高素质人口。
那明朝的人口,自然也和汉、唐、宋,这些朝代一样,不会出现大规模暴涨这种情况,只会循序渐进的缓慢增长。

因为人家明朝,和汉、唐、宋,这些朝代一样,是真正强大、开明、包容的华夏正统,是真正的强朝盛世。
汉、唐、宋、明这些华夏正统的朝代,百姓们是自由、有文化、有思想、有灵魂、有追求的。
这样的百姓,当然不会只知道劳作和繁衍,那出生率自然就低啦,人口自然就少啦!
以上两点就是明朝人口没有清朝人口多的原因,毕竟是高质量的人口啊!,增长缓慢也是情理之中的。
汉、唐、宋,这些朝代也和明朝的情况差不多,所以这些朝代的人口也不可能有清朝多。
毕竟、汉、唐、宋、明,这些朝代都是真正强盛、先进、包容的封建王朝,只有清朝是落后的奴隶王朝!

另外、其实人家明朝的人口并不算少了,在经历了蒙元的屠戮后,中华文明各族的人口都大幅减少,尤其是汉族,更是到了百里无婴啼的地步。
再加上小冰河时期的到来,天下可耕之地锐减!
可明朝,就是在这样的局面下,还是使各族人口都得到了极大的恢复和增长。
到了明朝中后期,华夏人口已直逼一亿大关。
注意,这些可都是有文化的优质人口哦!
也正是由于人口的增加,以及冰河时期到来,这才最终致使明朝最终灭亡!

可国家要发展还是需要人啊,该怎么办呢?
我刚刚说的这些朝代,人家看到百姓们孩子生的少了,一般都是采取减免税收、物资奖励这样的政策来鼓励百姓们生育。
而清朝就不同了,满清采取了我开头提到的,龌龊、卑鄙、无耻、恶劣的手段。
是什么手段呢?大家耐心的往下看!

首先,清朝的人口质量以及文盲率,可以说是华夏有史以来,最低、最差的朝代。
因为满清需要的不是百姓,而是愚昧无知的奴隶,因此,清朝大搞文字狱、诛杀其他民族的学者。
满清这样做的目的,既是为了让其他民族的文人们不敢说真话,好进一步加固他们的统治地位。
更是为了找借口杀人,他们需要一个借口来大肆屠杀民间有文化的人,这样就没有人能在民间教书育人了。
这样一来,其他民族的普通劳苦大众们,就会都变成文盲。
而满清则让他们自己的八旗子弟,都必须要读书识字,好便于他们统治奴役其他民族的文盲奴隶。
其他民族的人,尤其是汉族,满清只会让极少的一部分对他们言听计从的顺民读书识字。
满清这么做的目的,一是为了让这些贪生怕死的顺民,昧着良心为满清歌功颂德,为他们胡编乱造四库全书。

二是为了培养他们的忠犬,让他们培养出来的这些,各个民族的顺民忠犬,来替他们压榨本族百姓,让其他民族,自己人迫害自己人,俗称窝里斗。
这样,满清即有了背锅侠,又赚了好名声,关键还可以在幕后坐收渔利。

三是为了让,其他民族的劳苦大众们,变成彻头彻尾的文盲、愚民。
要知道,没有知识就等于没有思想,没有思想就等于没有灵魂。
像这样没有知识、没有思想、没有灵魂的愚民,那就是最傻、最好用的奴隶。
这样的愚民,犹如行尸走肉、是可以任人摆布的,他们只要还有一口吃的,就不会知道什么叫做反抗。
让其他各民族、尤其是汉族的劳苦大众,只知道干活,不懂得反抗。
这就是满清大搞文字狱,诛杀其他民族的学者,不让其他民族的普通百姓读书识字的根本原因所在!
不然,满清怎么可能,少数人奴役多数人,还能奴役两百多年。
满清用的就是这种卑劣、无耻的手段,但效果却是真的好。
这就是,要想征服一个民族,就得先瘫痪他们的思想,让他们失去思考的能力,这样才能从根本上,彻底的控制住这个民族。

看到这里,大家是不是有了疑问,觉得我是不是跑题了,说了半天,百姓是文盲、没文化,这和满清人口多有什么关系。
大家别急,肯定是有关系的,且听我娓娓道来!
前面我也说了,百姓们有文化以后,就会有思想、有追求、有灵魂,就会思考人生的意义,就会想很多关于性爱和生娃之外的问题。
会想让自己或后代的人生变得更丰富、更多彩,而不是一味的只知道劳作和繁衍。
而像清朝这种没文化的文盲愚民就截然相反了,清朝这种奴隶性质的人口,是没有思想、没有灵魂、没有追求的。
这样的人口,有的只是动物的本能,就是每天像僵尸一样为了别人不断的去劳作,然后别人给口吃的就会感恩戴德,这样的人口,基本不懂反抗。

而由于、红薯、玉米、土豆、辣椒,这些农作物,这时已在全国得到普及,这又让人们能够解决基本的吃饱问题。
这些东西,虽然比不上精粮和酒肉,但最起码能填饱肚子,能解决最基本的营养问题。
俗话说,饭饱思淫欲,这个问题,对有其他朝代那些追求的人来说,是可以得到有效缓解的。
可对满清时期的这些,完全没有灵魂和追求的奴隶来说,这是动物的本能操作,交配繁衍,就是这时的人们,闲下来之后唯一会做的事情!
这就是满清人口会暴涨的原因之一,怎么样,这种让人口增长的方法,有够恶心吧!

看到这里,可能有人会问,满清要那么多人干嘛,他们不怕人多了不好管吗?他们就不怕这么多人反过来覆灭了他们?
关于这个问题是这样的!
其他优秀的朝代,百姓们都是掌握了一定科技的文化人,这样的百姓,当然是有很高的生产力的。
这样的人,都是复合型人才,生产力是满清时期那种奴隶型人口的很多倍。
一个复合型人才,可顶行尸走肉般的奴隶十个以上。
所以,其他的朝代,并不需要太多的人口就能打造出一个强盛的国家。
可这样的国家也大多都会亡于内乱!

就好比有文化的人,知道,王侯将相宁有种乎,那就会为了梦想而起兵造反,哪怕会死,也要殊死一搏。
知道,君子不受嗟来之食,那就会为了尊严,宁愿赴死、也不愿苟活。
知道,人生除了床榻之上的苟且、还有趣味相投的梦想和远方,那就会对另一半有所要求,而不是像动物一样,和谁都能够将就着苟且。
知道,己所不欲勿施于人,那就会想,我都活的不好,又怎么能在让后代在来这世间遭此活罪呢?于是就会有意识的减少生育率。
那像这样的百姓,当然不是满清需要的,他们当然不敢让百姓们拥有思想和灵魂!
因为他们怕百姓们知道上述这些道理,有了思想、灵魂和追求后,会揭竿而起,灭了他们的满清王朝。
满清心虚,即得国不正、又非华夏正统。
他们当然不敢像汉、唐、宋、明那样自信,让自己的百姓都活的像一个真正的人。

满清需要的,不是开化明智的正常百姓,他们需要的事愚昧无知的奴隶。
所以,满清采取了这种卑鄙、恶毒、无耻的手段来控制国家。
这就导致,除了满清八旗子弟之外的人,都变成了行尸走肉般的奴隶。
可愚昧无知的奴隶,生产力是很低的,这就需要很多的人口,才能勉强支撑起一个国家的正常运转。
偏偏这时候,我之前提到的玉米、土豆、红薯、辣椒等易活、产量大、营养丰富的农作物,已经在全国普及开来,这就让满清有了可以圈养更多奴隶的可能。

更不幸的是,满清的八旗子弟,由于不用做事就可以享受躺吃、躺喝的腐朽生活。
加之他们本身就是游牧民族,思想上还很野蛮,并没有完全开化。
这些人,大部分对学习文化、研究诗词歌赋,是根本没有兴趣的,他们只喜欢骑马、打猎、遛鸟。
可当他们搬到了城里,变成了不用做事就能锦衣玉食的蝗虫后,他们能做的事就只有遛鸟了。
因为对这些还不太开化的野蛮人来说,研究科技、学习文化,那简直是难如登天。
这些人,其实和那些被他们奴役的,奴隶型百姓们,已经没有太大的区别了。
因为他们都一样,都是没有思想、没有灵魂、没有追求的行尸走肉!
唯一不同的就是,百姓们需要劳作、干活来供养他们这些蝗虫,而这些蝗虫们却什么也不用做!

既然这些蝗虫这么闲,他们又有没其他的事做,那他们剩下的时间就只能肆无忌惮的搞繁衍了。
这些人可是什么都不用干的,吃的还非常好,他们本身又是野蛮的游牧民族,性欲本就强悍,思想又还没有完全开化!
加上当时的满清高层们,也在有意识的推动、奖励这些八旗蝗虫们多生、多养,好让满清的统治更加稳固。
毕竟,满清只是一个,完全不重视科技发展,思想也还停留在冷兵器时代的腐朽朝代。
他们自然是只知道人多力量大,满清根本不知道什么叫科技才是第一生产力。
即便满清的高层里有少部分人是知道的,他们也选择了墨守成规,这些人还恶意的去打压科技的发展。
这些满清高层的败类们,甚至连他们自己的人,他们也不让过多的接触或发展科技。
因为他们怕科技把他们的腐朽王朝灭亡了。
综上所述,那结果可想而知,当然是满清八旗子弟的人口数量,呈指数级暴涨。

这么多不用做事的吸血鬼、大蝗虫,当然就需要更多的物资来喂养他们。
可被他们奴役的这些奴隶型百姓,生产力又是十分低下的。
也就是说,这些奴隶的数量如果少了,那就没办法生产出足够的物资来供养这些满清蝗虫。
于是当时的满清高层们心想,反正这些犹如行尸走肉般,没思想、没灵魂、没追求的奴隶,只要给他们随便留点吃的,让他们饿不死,那这些奴隶就永远不会反抗。
这些愚昧无知的奴隶,还会无知愚蠢的生出更多的小奴隶,然后又贱卖给他们,供他们把玩、驱使、奴役。
所以,满清的高层们,当然就不会去控制当时的百姓们,他们巴不得这些愚昧无知的百姓们,无限制的去造娃。
这样一来,他们就会有足够多的奴隶,能更好的来供养满清这些数量庞大的八旗蝗虫了。
综上所述,那随之而来的就是,八旗蝗虫越来越多,也就需要更多的奴隶来供养这些八旗蝗虫。
就这样,满清陷入了死循环,满清人口也就在这样的背景下,出现了疯狂暴涨!

以上就是满清人口比其他朝代多的根本原因所在,综合起来,也就是开头我说的那两个原因。
一是、满清沾了其他朝代的光,特别是占了明朝的便宜,还吃到了明朝造就的时代红利。
二是、满清用龌龊、卑鄙、无耻、恶劣的手段来促使人口增长,准确的说是促使奴隶暴涨。
满清把人当奴隶用,满清凭一己之力,就将华夏文明几千年才进化到的封建社会,一口气,倒逼回了奴隶社会。
看到这里,我想请问那位知名作家,你还有脸用人口多来吹捧满清所谓的盛世吗?
你还有脸说,其他朝代不是盛世吗?

满清腐朽不堪,他们还胡编乱造四库全书,肆意夸大满清功绩,恶意污蔑、贬低、抹黑其他朝代历史。
尤其是对明史的篡改污蔑,可以说到了丧心病狂的地步。
满清修明史,从满清入主中原就开始修,一直修到满清灭亡了,居然还没有修完,这其中的猫腻有多夸张可想而知
满清用实际行动,非常生动地演绎了,什么叫做,历史是由胜利者书写的。

试问一下,如果明朝真的像满清污蔑的那么不堪,又怎么会孵化出那么多璀璨的成果,无论是科技、文化、农业、工业、中医、军事等成果,都是全面开花!
还有汉、唐、宋这些朝代,那个不是硕果累累、各方面都全面开化,这些难道还不算盛世?
就连二世而亡的秦、隋,两朝,人家也成绩斐然,功勋卓著。
大秦,横扫六国,书同文、车同辙,统一度量衡,建立标准化的工业流程,让中华民族有了最初的雏形。
大隋,通运河、兴科举、征高丽、斗门阀,那样福泽华夏的万世之功。
至此,请问这位只能用人口来吹捧清朝的知名作家,我想问一下,清朝又有什么能拿得出手呢?
最后,大家觉得我的观点对吗?欢迎在评论区热烈讨论!
另外,如果大家不忙的话,还请大家关注一波,转发一下,推荐一把,顺带收藏,谢谢大家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