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观评论员 陈若松
只有将通知落实落细,才能确保医务人员直播的纯粹性
近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安部等九部委联合印发通知,部署纠正医药购销领域和医疗服务中不正之风专项治理工作,其中要求严肃查处医疗机构工作人员利用职务、身份之便直播带货。(6月8日光明网)
医务人员直播带货早已不是新鲜事,近年来随着直播经济蔓延至各领域,医疗行业也刮起了带货风,其在给医生带来额外收入的同时,也引发了公众对医务人员是否会被资本裹挟的担忧。而今九部委下发通知,严禁医务人员利用职务之便直播带货,正是对这一现象的整治和引导,有利于规范医务人员直播行为,纠正医疗服务中的不正之风。
对医务人员来说,直播带货可以说是低投入、高回报的阳光副业。作为一个专业性非常强的群体,医务人员天然受到消费者信任,很容易通过知识输出积攒大量粉丝,从而获得商业合作机会。加上网红经济的推动,打造了一批医生大V,动辄数万数十万甚至上百万的收入,更使得一些医务人员对此趋之若鹜。而随着越来越多医务人员成为带货主播,带货产品价格虚高、质量良莠不齐等问题日益突出,在让不少消费者花冤枉钱、交智商税的同时,也对部分消费者的健康造成了危害,因此饱受争议。
直播带货毕竟是商业行为,与医务人员的身份并不契合。无论奔着什么目的,一旦成为带货主播,医务人员便有可能被资本裹挟丧失自主性,甚至突破道德和法律底线,不得不让人担忧。更何况,医生的本职工作是看病,应该活跃在一线临床,如果将大量时间和精力花费在直播带货副业上,并且副业收入超过本职工作,恐怕对医院和患者也是弊大于利。因此医务人员直播带货的风气必须得到遏制,这正是九部委印发该通知的原因之一。
当然,从通知内容来看,医务人员直播带货并非完全不可行,前提是不能借助职务和身份之便。之所以如此要求,就是瞄准了部分医生用专业权威为可疑商品背书、利用职权引导自己的患者去直播间下单消费的“歪心思”,以此堵住带货医生“职权变现”的后门。直播带货是个人自由,医务人员同样有从事这一副业的权利,但若想给自己打上“某某医院医生”的标签,则是通知所不允许的。广大医务人员理应明白其中的区别,避免越界。
而相应的,各地相关部门和医院也需要认真领会通知精神,在加强对医务人员监督和引导的同时,制定具体标准、树立典型案例,防止一些医务人员打擦边球。只有将通知落实落细,才能确保医务人员直播的纯粹性,也才能维护医疗服务行业的风清气正。#严肃查处医务人员利用职务之便直播带货#
(黄河评论信箱:zghhpl@163.com)
编辑:王航
统筹:王攀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fuye6.com/31129.html